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5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2〕57号)精神,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作用,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着眼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积极融入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构建本地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推进信用信息全量归集和充分共享,持续深化信用大数据应用,更好支持金融机构产品研发、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不断丰富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信用环境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加强统筹,协同联动。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作用,加快构建政府与银行、保险、担保、信用服务等机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建立纵横协同、上下联动、高效务实的一体化服务机制,构建全市融资信用服务新格局。
2.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推进各级、各部门融资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各级信用信息平台作用,多种方式、依法依规归集共享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完善全市金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快融入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促进各类信用信息充分整合共享,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3.创新应用,防控风险。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创新信用融资产品和服务,开创绿色金融共享服务功能,畅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监测、分担、处置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4.依法依规,保护权益。建立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强化信息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信息使用权限和程序,落实信息安全保护责任,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使用。依法查处侵权行为,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二、构建本地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
(一)完善金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按照国家、省关于深化“信易贷”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工作要求,以信阳市金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信易贷”平台)为载体,在实现与全国、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加强涉企信息共享,横向联通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信阳分厅、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好办—万人助万企服务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融服务支撑平台等市级平台和省级行业融资服务信阳分平台以及本地金融机构有关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结合实际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并接入市平台,2022年底前构建形成上下联通、贯通行业领域的全市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形成符合全省统一标准的融资信用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二)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整合。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知识产权、司法、纳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生态、行政管理、水气、科技研发、金融资产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等信息归集,实现“应归尽归”,打破“数据壁垒”。鼓励市场主体通过“自愿填报+信用承诺”等方式补充完善自身信息,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按照河南省制定发布的市场信用信息目录指引和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推动社会机构归集的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有效融合。充分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数据校验、监测、防篡改等数据治理机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大数据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农业农村局、供水公司、富地燃气公司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三)推进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立足工作实际,灵活采用物理归集、系统接口调用等多种方式共享相关信息。市“信易贷”平台按照公益性原则,依法依规向银行、保险、担保、信用服务等机构(以下统称接入机构)提供基础性信息,并将依法公开的信息整合形成标准化信用信息报告供接入机构查询。根据接入机构需求,按要求批量推送相关信息,提供定制化融资信用服务。对涉及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的信息,未经信息主体授权不得向接入机构提供原始明细数据,可通过与数据提供单位联合建模、构建“数据安全屋”等方式供接入机构使用;在充分告知信息主体相关风险的前提下,信息主体通过书面授权或在平台实名注册后线上授权等方式进行授权后,可提供数据查询、核验等服务,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三、增强融资信用服务支撑能力
(四)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认真落实河南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办法,加强与省信用平台公开公示类数据共享,探索构建具有行业领域特点、符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本地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开展全覆盖信用评价,供接入机构参考使用。鼓励接入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画像”,依法依规将相关信息向本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和有关部门开放共享。推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与平台信用评价有机结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五)强化融资信用服务功能。完善本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用户注册、信息查询、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创新精简办事流程,提升平台服务普及率和便利化水平。对市“信易贷”平台进行绿色金融共享服务功能升级,推动绿色金融工具、绿色自动识别系统、专项风险缓释机制、金融监管服务功能、绿色产业基金等落地应用,助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六)创新融资信用服务应用。发挥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接入机构、行业协会的联动作用,拓展能源、交通运输、物流、税收、贸易、电子商务、建筑工程、家政服务等行业信贷产品,创新开发招投标、政府采购、供应链、特色商圈等场景信贷产品。鼓励接入机构依法依规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增信服务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增加信贷资源,利用信用信息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创新续贷方式,增加中小微企业首贷、无还本续贷,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获得纯信用贷款,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持续完善企业融资“白名单”机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遵循自主审贷和风险自担原则对“白名单”企业给予优惠的信贷政策。探索供应链金融赋能信用融资,促进核心企业信用影响力向中小微企业传导,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共享。(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工商联、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四、健全支持保障政策机制
(七)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市县区综合对接与专题对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政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参加省级层面银企对接活动,建立银企对接活动情况通报和签约跟踪制度,定期跟踪分析,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推动金融机构健全内部协同机制,确保对接工作实效,不断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状况。(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大数据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八)建立风险缓释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风险补偿政策联动,加快设立市级风险缓释基金或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市场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辖区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风险缓释措施。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能力,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九)建立监测治理机制。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掌握中小微企业融资和金融服务情况,加强跟踪分析和动态研判,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市“信易贷”等融资平台加强贷款企业信用状况和企业获贷后信用风险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潜在风险并及时推送给相关机构。依托平台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线上公证”“线上仲裁”机制和金融互联网法庭,高效处置金融纠纷。对依法认定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金融工作局、市政务大数据局、市财政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
五、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十)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督导。充分发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融资相关信息归集共享,并做好与全国、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衔接工作。建立通报考核机制,加大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贷款规模、入驻中小微企业覆盖率、获贷中小微企业占比等关键性指标考核力度。市金融工作局、信阳银保监分局、人行信阳中心支行要依法依规对涉及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对金融机构投放信用贷款规模、增速等指标进行考核,对工作成效较好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激励表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实现本领域相关信息系统与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各县区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本方案要求统筹建立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或与市平台做好衔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相关工作。市政府督查专班强化跟踪督导,确保工作落实。
(十一)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要指导本行政区域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督促平台主管部门和建设运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各类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要建立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和使用制度,可与接入机构通过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信用承诺书等方式,约定共享范围,规范信息使用。接入机构要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等规定和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息管理要求,不得擅自变更获取信息的用途或使用范围。信息主体有权免费查询其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的所有信息,并可按照有关规定提起异议申诉和信用修复申请。未经脱敏处理或信息主体明确授权,不得对外提供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违法传播、泄露、出售有关信用信息。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渠道,依托“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政银企对接、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全面准确解读政策,广泛宣传信用信息共享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作用和典型案例,在行政服务中心、涉企政府部门办事网点、专业市场等场所设置宣传推广展位,提高政策知晓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接入机构要充分调动普惠、科技、运营等力量,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宣传推广,及时对平台注册渠道、使用方法、金融产品等进行说明,保证应用推广成效。积极创建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示范区、示范银行、示范平台,营造浓厚氛围,推广先进经验。
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工作,参照本方案执行。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